女儿的考研成绩出来了,虽然我们没有报考上的希望,但她的成绩之低还是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女儿说,她不打算再考了,因为已经学到最大限度了。考不上,说明考研这条路走不通。她打算先考司法证,然后考公,并且圈定了几个她喜欢的城市。
我没有再说什么,已经这样了,只能再走别的路。晚上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。我不明白,一向优秀的女儿,怎么只考了这点分。一想到女儿就要走上社会了,我心里还有点不舍得……
我一个劲宽慰自己,即使考上研,毕业后也要找工作。说不定提前考公,还能因祸得福呢……
到底有点意难平啊!
儿子研究生考试快要复试了,一大早发微信给我,没有考到自己心仪的学校,总是有点意难平。
我劝他现在这个已经是咱们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了,如果想搞科研,还是这样的单位好。
我又和他说了说我的愿望。我说:“妈妈真的希望你将来能研究出点什么,能够用于实践,用于老百姓的生活,到时候,你就是科学家啦!你也可以说我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!”
儿子非常不好意思地说,妈呀,哪儿那么容易啊?
我趁机鼓励他说:“所以咱要努力呀,儿子!”
和儿子说这些话的时候,我真的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!我的儿子在努力!在为了理想而努力!
努力学习和生活的儿子是我学习的榜样,所以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?#考研复试#
不要把海归高看,国内求学的孩子们不比他们差,至少比他们更有国家认同感!上海落户只要是留学生就落户,而国内的研究生学历就要有很多条款控制着,太让人意难平了!!!难道鼓励都出国留学????
海归吐槽国内交通不如英国,主持人当场发飙怒怼!
意难平
昨天认识一个男性朋友,研究生毕业,公务员,现在被下放到基层去发传单类似这样的工作,明显感觉到他意难平。他说:“我从研究生毕业进入系统就是副科级,现在15年过去了,还是副科级。那些没学历的,都提了。”听他一席话搞的我心里好复杂。读书多了,似乎也没发挥多大作用,有点惋惜,让我也意难平。这么复杂的事不做过多评论。
记得多年以前的一个朋友69年出生的,那时候重点本科是非常难得的人才。而且他毕业以后立马进入当时很香的一家企业。定向分配过去的,因为他爹是企业董事长,他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四公子之一,生活可谓风生水起。后来,他爹退休,他被排挤,说到底就是他没有好好珍惜他爹在职期间的资源,太年轻,眼高于顶,高傲跋扈,错失了良机。他心有不甘,36岁那年离职,现在成为专业卖梳子的售货员。他曾经说过:我现在这个工作,初中生都能干的比我好!
还有一个朋友75年的,他家是农村的,非常穷苦的那种农村。他爹为了谋生去当兵,后来他们一家随军。那个年代,随军家属也是牛哄哄的存在。在学校老师高看一眼,在同学中,身份优越,就连同学的家长也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。部队长大的孩子,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。他初中的时候学习名列前茅。曾经成为了女同学争相结交的对象,所以他从高中开始被乱花迷眼,从此放弃学习。现在,在生活贫困线上挣扎着。有时候他后悔说:我爹给我打了那么好的基础,让我去当兵,我没去。那么好的资源,全浪费了。
所以人的一生,意难平的事情真的好多。努力很重要,但是选择更重要。
研试出分后,孩子脸上起三五个绿豆大的青春痘。出分前睡不安,心火大。
这一年,孩子心里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了,(跨校跨地区,不愿读本校。)体重也因学习少运动增了近二十斤。
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只能尽量每日闲聊时和他天南海北胡侃,分散减轻他的压力……
他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,原本报兰大计算机,因地远未报。
后来家长体会到孩孑意难平,也后悔当时对孩子的选择干涉。(近年就业单位对本科的出身越来越明显)
为孩子不留遗憾,也为家长后悔曾经干涉的失误,考研是个弥补。
所以全方位支持,鼓励他的考研选择,只为弥补……
月有阴晴圆缺,人间有生离死别!
我以前有写过,我家的邻居患肝癌一年于年前二十六离世,带着满满的不舍与不放心,离开了亲人,离开了人间。
他本来上了大专,由于意气用事,没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,有点意难平,所以他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。
他家儿子和我女儿同岁,他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血比我多一倍不止。
如今孩子上大二了,专业课第一,他生病了,孩子越发努力了。
他弥留之际,拉着孩子的手,嘱咐了一遍又一遍,让孩子考研,一定得考上。
孩子流着泪答应了他,他让孩子考研,还让这个孩子一定管好弟弟,他把他的意难平和责任都加嘱到这个二十一岁的孩子身上。
他对枕边人没有嘱托,也许早就嘱咐完了,也许他认为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,他只是把满满的嘱托加注到孩子身
上。
年后回到家,我说去看看他爱人,老妈说,找不到人,弟弟接走了,只留孩子在家了。
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过得这些天,他得用单薄的身体抗起这个家,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弟弟都是他的责任。
愿老天善待这个孩子,让他以后的路平坦一些。
大四没有考公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!
话说蕞好上岸的无非就是应届生了吧?可惜我都工作了才明白!我大四追赶考研热潮,然而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院校线,调剂的院校不满意就选择了二战,二战英语发挥失常,蕞后还是决定找工作,进公司工作了一年后总是感觉意难平!!!最终决定了考公,可惜想报考的岗位只招应届生!!!真的十分后悔为什么大四没有直接选择考公!!好在公考二战上岸,真的是太不容易了!!!